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肩负着传播理论、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光荣使命,旗帜鲜明地把先进的理论在宣讲实践中传播开来、唱响起来。学院“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围绕“讲什么”“怎样讲”,成长为一支理论素质过硬、宣讲技能高超、宣讲经验丰富的“青骑兵”。
培育宣讲队伍,凝聚宣讲骨干合力。“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由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加强宣讲队伍梯队建设,坚持“选”“育”结合的方式完善宣讲骨干储备,壮大宣讲骨干力量。此外“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以“传帮带”“老带新”的模式助力青年宣讲员快速成长,同时充分发挥宣讲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出一批宣讲能手,造就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过硬、知识储备丰富、宣讲本领高超的团队。
坚持学深悟透,打牢宣讲理论基础。“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不断深化自身理论功底,通过讲座培训、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等丰富的形式夯实宣讲员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上作表率、当模范、做标兵,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小分队以学懂弄通做实为目标,深入领会其中的精髓要义和精神实质,并将所学内容精髓运用到宣讲之中。
突出宣讲重点,创新宣讲载体形式。“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历史、延安精神等重点宣讲主题,结合丰富生动的现实素材,精心打磨出了一批内容鲜活、视角新颖、深入浅出的宣讲稿。依托“辉煌百年党史图片展”等现场教学点,坚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把准基调、把好导向,联系实际、注重效果,在理论宣讲上做到讲准、讲深、讲透、讲活。“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在宣讲过程中,根据受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改变以往“灌输式”宣讲,实行“菜单式”服务,形成“点餐”预约到宣讲团“配餐”的宣讲预约模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持续推动党的理论成果走深走实。小分队在理论宣讲过程中穿插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新的宣讲手段,增加音乐党课、电影党课、戏剧党课等新的形式,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实践研学”等方式开展理论微宣讲,进一步提高了宣讲的实用性。
善用大众语言,丰富宣讲话语体系。“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运用群众听得懂的话来讲,让党的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致力于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用生动话语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把基层理论宣讲讲出百姓味道,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此外,宣讲小分队在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的过程中,找到小切口,从小切口入手将大道理讲清楚。同时,宣讲小分队善于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拓宽宣讲场域,推动宣讲深入人心。“青音‘辽’亮”宣讲小分队坚持宣讲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理论宣讲的足迹遍布辽宁省的高校、企业、社区、街道,宣讲内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小分队先后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岐山一校教育集团、珠江五校教育集团、北票市高级中学、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中学、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农业银行皇姑支行等多家单位,与雷锋小学、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等中小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宣讲合作,累计开展宣讲100余场,听众人数达2000余人,宣讲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被评为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优秀团队。
(王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