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能走多远?答案藏在显微镜下的基因片段里,藏在智能控温的试验田中,更藏在陕西人最熟悉的油泼辣子和臊子面里!7月9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探寻科技为传统农业赋能的创新实践。
2023年,宝鸡市投资200万元建成陕西领先的生物育种实验室。在这里,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黑科技”让育种效率提升3-4倍,番茄抗病毒、甘薯脱毒等难题迎刃而解。走进试验田,“宝椒29号”正智能调节生长节奏,油菜小孢子在精密调控中孕育新生。
多年来,22个新优品种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诞生——抗病高产的“秦育”系列小麦、甜糯可口的宝玉玉米、专配油泼辣子的“宝椒”……从实验室的试管到广袤的农田,从沉甸甸的丰收硕果到百姓餐桌的佳肴,这些“科技种子”正让陕西饭碗端得更稳,让三秦美味香飘四方!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育种实验

宝鸡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农艺师在查看实验样本

实验室里的作物样本

宝鸡市农科院试验田

大棚里种植的“宝番2号”番茄

试验田里结出硕果

小麦研究所农艺师在查看收获的小麦

育种后的优质小麦

农户在丰收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煮熟的“秦薯5号”

采摘下的“宝番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