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
安徽“火力全开”
气温不断创下今年新高
据气象部门预报
未来一周还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不少人家中的空调都“白加黑”运转
用电量也不断攀升
今天,安徽发布
《致全省电力用户节约用电倡议书》
鼓励合理调节空调开启时间和温度
节约用电、科学用电、错峰用电
致全省电力用户
节约用电倡议书
全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居民朋友们:
盛夏将至,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倡议全社会携手行动,节约用电、科学用电、错峰用电,共筑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一、公共机构示范引领
各级公共机构应率先垂范,执行节电措施;办公设备“即开即用、人走电断”,减少待机能耗;严格控制办公楼装饰景观照明,合理使用照明灯具,尽量减少照明设备开启数量和时间;空调制冷温度设定不低于26℃,无人时关闭空调,开空调时不开窗;原则上3层及以下停开电梯,高层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加强机房、食堂等重点区域用能监测,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等模式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设施设备。中央驻皖单位及国有企业非生产经营用电参照公共机构落实节约用电措施。
二、工业企业错峰降荷
工业企业要积极配合电力调度,严格执行负荷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最新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科学安排生产,将生产负荷调整至用电低谷时段(7—9月,每日2:00—9:00,11:00—13:00);鼓励参与全省错峰生产方案,将工作日高峰用电转移至双休日低谷用电,或将检修计划集中安排在用电高峰时段;优先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及时关停空载设备,减少空调、照明等非必需用电;自备电厂在用电高峰时段应开尽开、顶峰出力。
三、公共场所精细管理
提倡商场、酒店、写字楼、交通运输等场所在用电高峰时段(7—9月,每日16:00—24:00)参照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营业结束前半小时关停空调;鼓励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优化用电调度,开展空调负荷柔性调控,动态调整设备运行策略;关闭非必要照明及广告灯箱,减少大功率用电设备使用,推广使用节能型用电设备;电梯实行单双分层错峰运行,扶梯无人时自动缓停,适量减少运行数量,避免无人空转。
四、景观照明控制用电
在保障行人、车辆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启和关闭路灯,试行间隔开启、减半开启,推广使用LED节能路灯或可再生能源路灯(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等);加强城市景观照明管理,建立和完善分区、分时、分级的照明节能控制策略,在用电高峰期主动减少公用设施、公共场所和大型建筑物等装饰性景观照明及各类广告灯用电,暂停运行单纯展示城市形象的“灯光秀”。
五、居民用户积极参与
全省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员要发挥节约用电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广大居民在家中尽量利用自然光,合理调节空调开启时间和温度,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优先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闭闲置电源;积极参加集中观影、图书阅读、外出纳凉等户外活动,减少家庭分散用电;在居民小区内充电的电动汽车、电瓶车尽量利用夜间负荷低谷(建议0:00之后)错峰充电。鼓励自愿选择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每日22:00—次日8:00,用电价格在非分时电价基础上每度电降低0.25元,其余时段在非分时电价基础上每度电上涨0.03元;鼓励通过“国网安徽电力”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供电营业厅参与“节电响应·皖美同行”活动,通过“网上国网”客户端参与“e起节电”活动,获取电费奖励。
度夏保电,事关民生福祉;点滴之力,可护电网安澜。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自我节电行动支持电力保供工作,为更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2025年7月3日
据安徽气象消息
未来一周全省持续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超过39℃
安徽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请注意防范!
具体预报↓↓↓
降水:3-9日全省以晴天为主,
其中7-8日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气温:3-9日全省最高气温普遍35~38℃,
部分地区超过39℃。



未来三天全省逐日最高气温预报
未来一周全省具体预报
3-6日(周四至周日):全省晴天。
7-8日(周一至周二):淮河以南多云有时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淮北地区多云到晴。
9日(周三):全省多云。
未来一周城市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城市气温预报

安徽省气象台2025年07月03日10时00分变更高温橙色预警。预计3-5号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超过39℃,请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做好高温火灾隐患排查,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5.公众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来源 | 合肥日报 综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气象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弘
出品 | 姗姗不迟到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