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自2025年2月27日正式通关以来,已顺利运行4个多月。根据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通过该口岸进口药材2007.91吨,货值1200余万元,涉及鸡血藤、砂仁、土茯苓、百部、山奈、千年健、木蝴蝶、草豆蔻8个品种。
当前,昆明市正依托中老铁路和磨憨口岸,持续推动和完善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发展,助力云南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药材交易中心。
增设口岸 药材进出口成本降低
今年2月27日,随着货车的鸣笛声,货值53.02万元、重达110吨的老挝鸡血藤及砂仁通过磨憨口岸进入我国,标志着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正式启用,开启了中老两国在药材贸易领域的合作新篇章。
2022年10月,昆明市就向国家申报增设磨憨口岸(含磨憨铁路口岸)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提出要将磨憨打造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口岸,加速我国药材相关产业发展。
为何要增设该口岸?它将带来怎样的收益?昆明算了一笔经济账。
时间成本——以前,老挝进口药材主要经河口、景洪口岸入境,运输时间需3至5天。磨憨增设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后,老挝药材经公路运输到磨憨口岸仅需1至2天。
资金成本——从河口、景洪口岸入境,需缴纳900至1200元/吨的税费,从磨憨口岸入境可节省这笔费用。
安全性更高——药材运输易受温湿度影响。作为省内唯一一个拥有公路、铁路的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货物可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在遇到恶劣天气时,铁路运输一般仍能保持通畅。
增设该口岸,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024年全国药材进口数量达20.65万吨,货值29.2亿元,云南省进口药材5.84万吨、货值6.16亿元,进口量、货值均居全国首位。随着昆明乃至全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药材进口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根据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调研统计,全省药材经济规模和进口需求均呈逐年递增趋势。
此外,增设该口岸将开启我国与东南亚加强中医药合作的新门户,实现医药资源、落地加工、药材贸易、药材物流等发展要素在磨憨的集聚,促进磨憨—磨丁合作区内生物医药、生命科技等产业的培育。
老挝史努比农业公司总经理陆晓庆介绍,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通关之前,公司想要运输老挝的中药材,只能借助第三国,耗时长、成本高,现在直接通过磨憨口岸,时间节省6天以上,物流成本降低50%。“我们在老挝加工的鸡血藤和砂仁,这两个品种也是国内中药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运行以来,保障了我们中药材的顺利通关,后续我们也将在磨憨口岸完成老挝土茯苓的通关。”陆晓庆说,针对口岸的后续发展,希望能开通中药材进出口绿色通道,对中药材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助推磨憨口岸成为中药材进口第一大陆路口岸。
攻克难关 推动药材进口标准化和产业化
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有序运行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难、两国标准化政策不统一等难题。
在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首批药材通关仪式上,云南健铭医药有限公司获得磨憨口岸第一张中药通关单,进口45吨鸡血藤。“口岸的运行,为我们节省了以往绕行第三国的税费等成本,通关时间最快1至2天就能完成。”该公司副总经理向治宏说。但在后续运行中企业也遇到困难,向治宏介绍,口岸进口药材需要老挝方出具的指标,但目前老挝方面出具的指标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通过磨憨口岸进口的药材数量减少。“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口岸优势就会进一步释放,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监管难是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运行中的另一个难题。市市场监管局药品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王钟毅介绍,昆明是全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磨憨距昆明市600余公里,监管就成了一个难题,全国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针对这一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梳理省内外药材进口口岸的成熟工作经验,分析研究进口药材工作案例,针对可能存在的监管隐患规划科学监管方法和路径,结合昆明实际研究完善进口药材监管制度文件和体系文件。同时,加强对进口药材备案和监管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确保依法监管、有效运行。
此外,中老药材标准需进一步衔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近年来,中老药材标准化合作取得初步进展,但工作覆盖范围仍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实际需求。由于标准间存在差异,双方对标准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偏差,导致部分进口药材可能不符合中国标准而无法在国内经营和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昆明市将围绕“中老中药材进口互认目录”中的磨憨口岸进口优势药材,开展面向老挝的中药材标准“走出去”需求调研,强化中老中药材资源的标准化、信息化收集及对比合作,形成标准化的中老中药材图鉴,梳理形成优先领域标准外文版目录,推动中药材领域中国标准翻译为老挝文,或转化为老挝标准。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协调商务、海关、铁路、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等部门,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推动中老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的高效衔接,鼓励企业使用铁路运输,降低药材进口成本,增强磨憨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的竞争力。此外,吸引更多企业开展进口药材落地加工,提高进口药材附加值,不断发展壮大口岸经济。(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