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强调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对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在重点产业领域转化运用成效显著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0家左右。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
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
若干措施的通知
鲁政办字〔2025〕47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
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围绕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需求,开展专利分类分级管理,实施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形成一批产业急需、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应用面广的高价值专利,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加快转化运用。对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在重点产业领域转化运用成效显著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0家左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二、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生态,支持重点产业相关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整合产学研和上下游企业力量,促进产业知识产权联合创造、协同运用、共同保护和集成管理。推动实施产业链专利产业化项目,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提供专利信息分析、转化对接、价值评估、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20家左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
三、支持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聚焦重点产业链核心专利资源,支持相关企业发挥技术、资本、品牌、资源优势,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分类有序吸收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利“入池”,推动实现专利“链上转”,通过“池内”交叉许可、“池外”统一许可,降低专利许可交易和技术推广成本,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提高产业链韧性和整体竞争力。对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推动专利产业化实施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支持。到2026年年底,支持建设产业专利池30个左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四、支持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着眼加快专利价值实现,培育更多主要依靠专利参与市场竞争、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到2025年年底,实现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利产品备案全覆盖。(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支持专利导航向重点产业发力。优化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持续宣传并落实《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建立专利导航工作进阶提升管理制度。强化产业导航横向联动,围绕全省18条标志性产业链、66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产业专利导航。搭建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智平台,逐步形成可持续更新的专利导航图谱,面向产业链进行发布。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运用等多种形式的导航服务,促进重点产业专利转化运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建立专利公开实施清单。推动实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对高校、科研院所声明的由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所形成的专利,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3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纳入专利公开实施清单,鼓励通过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具有交易资质的知识产权交易场所挂牌交易,或提交专利开放许可声明。(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七、推动专利定向转化运用。聚焦区域重点产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筛选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潜在经济效益的专利,面向区域定向发布,推广限时免费许可、“基本许可费+提成”等许可方式促进转化运用。围绕重点产业链,构建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合作机制,发挥“山东省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资源库”作用,梳理专利转化运用供需清单,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结合“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常态化开展专利产业化专场对接,推动更多专利“到产业和产业链上”。(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八、支持重点产业专利快速获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利用专利快速预审、专利优先审查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高端设备制造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专利的服务效能。支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拓展专利预审服务范围。用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支持对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创新主体,通过专利预审通道快速审查,推动专利预审、快速维权、导航分析、转化运用、存证取证等业务“一网通办”。(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九、加强专利产业化服务供给。引导知识产权收储、托管等市场化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构建以促进专利产业化为导向的专利“获权—用权—维权”全链条服务生态,提供集成化专利转化运用解决方案。按照依托产业集聚、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优化升级。对服务专利产业化成效显著的知识产权收储、托管等市场化服务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每年支持20家。(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
十、加强专利转化运用金融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自主设立创投类基金,支持专利转化运用。发挥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运用好“鲁科贷”“鲁科担”等科技金融产品,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指导参与银行有序推进知识产权内部评估试点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支持各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量,根据各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作成效按档施奖,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奖补。完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体系,探索开发涉及专利许可、转化、海外布局、海外维权等保险产品。(责任单位: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
十一、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专利保护。开展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支持各市开展本区域专利维权、协同保护等服务。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快速解决争端,切实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加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优化省内国家级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布局,提升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机构海外布点工作效能,为出海企业提供就近、快速、便利的维权援助服务。支持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纠纷维权,促进专利高效转化运用,对维权成功的高价值专利纠纷案件,按不高于案件合理维权费用30%的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贴,降低维权成本。(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
十二、强化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加强专利转化运用激励,优化专利评价标准,破除唯专利数量导向,在涉及专利指标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将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加大专利产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开放型知识产权智库,培育懂产业、懂科技、懂金融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深入实施“助企成长”“助企攀登”“助企远航”三大行动,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员实践基地作用,培养一支契合企业专利产业化需求的人才队伍。(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
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各市和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联动,强化宣传引导,及时总结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共同推进任务落实。
记者:郭梦桐 编辑:郑楚翘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