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西藏,寒风依旧凛冽。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的队员们再次踏上这片高原。经过细致的筛查与筹备,4月19日,他们带着50余名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家属,从日喀则启程,一路护送前往牡丹江,开启心脏健康的希望之旅。这是2019年以来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第10次进藏,截至4月30日,他们在6年间共为380名藏区儿童成功实施先心病根治手术,并对他们进行持续回访,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近日,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荣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记者采访了部分团队成员。

一次对话决定援藏
2019年,黑龙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在日喀则地区开展工作。其中一位牡丹江籍的援藏队员,因自身心脏不适,与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咨询,“他们在交谈过程中,偶然谈及高原环境、孕期及生活环境等特殊因素,使得这里先心病孩子发病率比内地要高许多。”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公益项目办主任李玉龙和记者聊起了当时组队的经历,“当时那名援藏队员就说,既然咱们医院专门治心脏疾病,既有技术又有救助条件,能不能来西藏做公益救助,帮帮这些孩子?”
这个提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外科主任立马向上级汇报情况,同时,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也积极筹备,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很快第一支援藏小组就成立了。“大家都很积极报名,但是通过综合考虑,我们挑选了6名队员,作为医院公益项目负责人,我成了其中一员。”李玉龙告诉记者,团队选拔条件极为严苛,无论是政治面貌、身体素质,还是工作经验、业务能力都必须过硬。

初次入藏克服万难
虽然做了万全的准备,也有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但是第一次进藏的医疗队员们也遭遇了重重困难。语言不通成为第一道难关,与当地百姓交流时,只能连说带比划,可对方依旧一脸茫然。“我主要就是负责和各方面沟通的,和家长说孩子的病情时,恨不得连手带脚的一起比划,可有时候他们还是不明白。”提起当时的情况,李玉龙很无奈地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像高反这种的身体挑战,我们都有心理准备,让我们比较没想到的是,工作进行的不算顺利。”李玉龙解释到,当地百姓对医疗队十分陌生,所以对诊断与后续配合治疗不够信任,“许多家长根本不相信孩子患有先心病,尤其是那些症状不明显的一般先心病,他们觉得孩子能跑能跳,看起来十分健康,都很质疑。”
直到一次在幼儿园筛查时,发现了其中一名老师的孩子白玛玉珍患病。“他是老师,懂汉语,也明白我们是在帮助他们。经过诊断,孩子是先心病室间隔缺损、重度肺高压、营养不良。”白玛玉珍的父亲十分震惊,“之前孩子不爱吃饭,一直以为是缺钙,没想到是心脏病。”经过医生们耐心解释,白玛玉珍父亲最终同意带孩子到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做手术,并且主动提出作为领队和翻译一同前往。
“那一年,我们只带走了9个孩子。”李玉龙告诉记者,跟他们回来的孩子们,手术都非常成功,孩子们恢复得很好。“白玛玉珍本来是一个性格有点内向的孩子,手术过后跟我们可亲近了,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而白玛玉珍的父亲,也感受到了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的专业与爱心,带着健康的女儿回家后,他就开始和当地居民讲述治病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医疗队的感激。当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再次进藏,当地百姓开始逐渐认识并信任医疗队。此后,每次进藏,队员们都会深入日喀则地区的各个县乡村,对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全面筛查。“6年来,我们10次进藏,派出70余人次,日喀则一共18个县,我们已经走过了其中的14个县,外省援藏队都会主动邀请我们过去筛查当地的孩子。”李玉龙说道。

救助孤儿 传递希望
今年35岁的王洪霞是超声医学科的主治医师,2024年8月她成为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中的一员。“我刚一进藏就有了高原反应,下了飞机往日喀则走的路上,一直头晕恶心,忍不住地呕吐。”王洪霞告诉记者,当她到达日喀则准备工作的时候,自己却神奇地好了,“可能就是一投入到工作中就没那么严重了,也顾不上难受了。”然而让王洪霞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们来到了仲巴县,那里海拔高达5000多米,这让王洪霞和团队的其他小伙伴不得不随时带着氧气瓶工作。“我也是一个妈妈,看到藏区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很是触动,想着我的工作能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很欣慰。而且在这里工作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很多病例我们都只是在课本上学过,但是实际中并没有见过,而到了这儿都见到了,也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

3岁男孩索朗扎西是队员们在救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辛酸案例,“孩子是个孤儿,跟着年迈的姥姥姥爷生活,而且还患有心脏病。由于家庭困难,连个陪护的人都没有。”讲到这里李玉龙心疼地和记者说道,“最后还是当地政府与孩子小姨所在的大学取得联系,让小姨请假前来陪护,孩子才得以顺利手术。”
2025年4月份,当李玉龙领着团队再次进藏为手术后的孩子们复查时,索朗扎西的姥姥带着孩子前来,她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着队员的手,虽语言不通,但那份谢意通过眼神和动作传递得淋漓尽致。这些年,医疗队救助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救助过双胞胎,也救助过四个孩子中三个患有先心病的家庭。截至目前,医疗队已完成380名孩子的手术,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每次进藏,医疗队不仅进行筛查和救助,还会对上一批手术的孩子进行复查回访,建立了完善的救助体系。如今,医疗队与许多孩子及其家长保持着密切联系,孩子们身体不适时,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医生咨询。“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们最欣慰的事。”李玉龙感慨地说。
5月3日,当人们都在享受劳动节小长假的时候,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援藏医疗青年团队已经完成今年两批西藏患儿的术前会诊,陆续开始为他们进行手术了。
从林海雪原到雪域高原,六年十次进藏的历程,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疗队员们用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为西藏地区先心病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温暖的蓝天,让希望的种子在高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